首页

美脚视频免费网站

时间:2025-05-26 04:13:46 作者:海南端午风:渔船化身“渔家龙” 海上竞渡祈丰年 浏览量:57527

  走进区域看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京津冀实践

  科技赋能+综合治理 旱碱地里种好中国粮

  人民网沧州8月21日电 (记者杨文娟)日前,走进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的旱碱麦种植区,只见旱碱麦收割后的又一茬农作物——玉米,长势格外喜人。

  这还是当年“种粮难”的旱碱地吗?“走进区域看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京津冀实践”网络主题调研采访活动走访团一行人来到这里,开始了探究“当地旱碱地如何改良和旱碱麦如何增收”之旅。

  黄骅旱碱麦种植历史悠久。据《黄骅县志》记载,旱碱麦种植在黄骅已有2600余年的历史。“原始品种以‘小红芒’等为主,亩产仅有50公斤,产量很低。”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农业农村发展局发展科科长杨树昌介绍说,后来种上了冀麦32,产量达到150公斤,“但是黄骅临海,雨水大时,冀麦32品种株高超过1米,大风吹过,麦子就会倒伏,严重影响收成。”

  对此,黄骅人没有坐以待毙。数年时间里,围绕旱碱麦种植中的“种、肥、播、管”等重点环节,农技人员依靠科技创新,通过开挖排沥沟排盐、深松深耕、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改善了土壤,改良了种植技术。

  据了解,历经多次选种和改良,目前黄骅市主要培育推广了捷麦19、沧麦6002、沧麦6005等高产量、耐盐碱、抗旱抗寒性强的小麦品种,亩产基本稳定在250—300公斤。现在,黄骅市常年旱碱麦种植面积约61.8万亩,总产约13.26万吨。

  “旱碱麦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每年9月下旬至10月播种,第二年6月收割,生长周期将近9个月。”杨树昌说,近几年来,黄骅市深入挖掘旱碱麦独特品质,通过标准化种植、精细化加工,结合当地特色,不断研发产品种类、拓展产业链条。

  不仅是在黄骅,为充分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沧州市坚持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对旱碱麦种植土地改造、新品种应用选择、播种管理、生物有机肥施用等全过程生产技术标准深入研究,实行了统一标准、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的“六统一”管理模式,确保了旱碱麦品质。

  目前,沧州已培育规模化种植经营主体40余家,全市旱碱麦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0.2万亩,2022年总产量达22.37万吨。

  “现在,以旱碱麦为原料的高筋小麦粉、面花等产品已经走进大型商超、酒店,旱碱麦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金麦粒’。”杨树昌表示。旱碱地,这个曾经的“低产量”“秃地片儿”,如今已蝶变为高产量、耐盐碱、抗旱抗寒性强的“渤海粮仓”。(人民网)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新春走基层)特写:春节假期逆“流”而上的援湘浙电人

俄央行表示,当前通胀压力正在逐步缓解,通胀预期呈现多向动态,但总体仍处于较高水平。由于内需持续增加,超出扩大供给的可能性,通胀回归目标水平的速度将比俄央行2月份预测要慢一些。3月份经季节性调整年化通胀率降至6.1%(2月份为6.8%)。自3月初以来,年化通胀率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截至4月22日为7.8%。

江苏宿迁发布通报严禁在冰冻低温天气哄抬物价 最高可罚500万元

二是让人员往来更便捷。推出新版中国签证申请表,优化简化项目达34%,填表时间大幅缩短。中国驻外使领馆全面取消了签证预约制度,进一步扩大免采指纹范围,对所有申请一次或两次入境、停留180日内的短期签证申请人免采指纹。免预约和免采指纹后,外籍人士来华签证手续愈发便捷。此外,按现行标准阶段性调减25%的签证规费,外籍人员来华成本进一步降低。

国家公园成立三年 野生动物种群有啥变化?

剧集《我的阿勒泰》在戛纳电影宫首亮相,剧中阿勒泰的美丽风光和剧集的诗意表达,收获了现场阵阵掌声,剧中轻松愉悦的桥段也跨越语言界限,引发不少笑声,在播放结束后,先睹为快的首播国内外观众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此外,联合指挥中心收集整理了海量保卫中心和公安方面的信息,2022年,该中心累计调度油田保卫队伍和分县局油保干警70115人次执行大型活动和突击行动。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彭泽:产销两头旺 彭泽鲫迎丰收

3.日常刚需产品购买趋于理性,非刚需产品购买更加随性。刚需产品消费者将会理性衡量消费抉择。数据显示,78.1%的消费者在购买时重视品牌,相信知名品牌的力量。有着更大消费满足感的非刚需消费上,消费者从需要到想要,从追求物质的功能满足转向追求物质、精神和趣味的三重满足感,这成为最重要的消费理念的变化。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